什么是微塑料?它們是如何出現的?微塑料有危害性嗎?

研究發現微塑料廣泛分布在海洋和陸地的各個環境介質中。在海洋環境中,從近海到大洋,從赤道到兩極,從表層水體到深海沉積物,都有微塑料的檢出;在陸地土壤、陸地水系和室內外空氣,以及魚類、貝類等食物中廣泛分布。一般來說,微塑料分為初生微塑料和次生微塑料兩大類:初生微塑料是指經過河流、污水處理廠等而排入水環境中的塑料顆粒工業產品,比如化妝品里的微塑料顆粒或作為工業原料的塑料顆粒和樹脂顆粒。


一些研究顯示,大氣中也含有微塑料,這些微塑料進入人體的方式包括通過食物、通過人們的呼吸。有研究人員稱已在人體排泄物中測得多種微塑料。檢測結果顯示,受試志愿者的糞便內均有微塑料成分。這一消息引起全世界矚目,“微塑料”一詞進入大眾的視野。然而盡管有這些實證案例,人們對于“微塑料”卻知之甚少。


進入環境中的微塑料,主要來源有七種,其中比例最高的是衣物的紡織纖維,在衣物洗滌過程中直接脫落,進入下水入海的比例達到35%;其次是汽車行駛過程中輪胎磨損脫落的塑料,比例占到28%;環境中各類的塑料制品,包括鞋底磨損產生的塑料粉塵達到了24%。


其余還包括道路的標記材料、船舶涂料,這些不是主要的微塑料來源,而大家所熟悉和關注的這個化妝品中的塑料微珠,包括牙膏中的磨砂顆粒,占全部來源的2%。2015年年底,美國簽署了《2015年無微珠水域法案》(Microbead-Free Waters Act of 2015),禁止在美國境內生產和銷售刻意添加了塑料微珠的清潔類化妝品。